5月20日至22日,安徽省宿州市科协副主席孙洁,安徽省省食用菌技术协会会员、安徽科技学院教授何华奇,合肥学院教授阚劲松,砀山县科协主席刘磊等,实地考察砀山县申报创新驱动工程的食用菌企业,对存在问题“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提出解决办法,安徽省食用菌技术协会并在砀山设立服务站,为农民企业做好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助力砀山县脱贫攻坚工作。
市县科协和食用菌专家一行人先后来到砀山县申报创新驱动工程的七家目标企业,对食用菌种植规模与发展现状进行详细考察,并与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存在问题。据悉,砀山县七家企业食用菌种植大棚数量约400个,带动贫困户脱贫近2000户,有的是少数民族企业,冷库及烘干设备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有一定的菌种制作经验,但在节约成本和香菇品质方面遇见难题;有的设有液体菌种培养室和小型实验室,有完整的生产链条及自动化设备,具备研发新品种的能力;有的受疫情影响,种植大棚闲置,未得到有效利用,棚内降温加温条件比较简陋,还有技术管理上的问题;有的希望研发新产品,追求向更深层次发展,希望专家提供技术帮助,打破发展桎梏。
农民企业想要提质增效,关键在技术。针对各企业面临的困境,专家组提出多种解决办法。为有效节约成本,专家将把菌棒带回实验室进行技术分析,帮助企业掌握最佳原料配方;对于新产品研发,专家组将积极配合指导申请科研项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保护企业科技研发成果;对于闲置大棚建议可暂时种植蔬菜,大棚外种植遮阴作物开展立体种植,提高经济效益;并建议企业开拓干制产品市场,打开销路增加收入,还邀请企业去高校实验室交流学习,参加新型农业技术培训。
为更好的促进砀山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安徽省食用菌技术还在砀山县设立服务站,并签订了砀山服务站建设三方协议。专家组表示,目前砀山食用菌企业的发展现状在全省已达到了一定规模,但亟需技术支撑,才能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专家组将大力支持砀山服务站建设,让服务站在最需要的地方“开花结果”、发展壮大。
市、县科协表示,将尽快梳理出企业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借助专家服务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困难,让企业把精力放在抓生产、抓建设,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质增效;企业间应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增强共同抵御风险能力,避免恶性竞争,走向共赢。
市、县科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和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为专家和企业做好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下一步,科协将继续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成立专家组,促成院士工作站落户砀山县企业,探索砀山县食用菌产业研究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及科学合理高效的发展模式,助推砀山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增收。(通讯员 李艳龙 李珍珠)(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