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消费扶贫”举措多 —— 安徽党媒云| 社区融-凯发k8最新地址

泾县“消费扶贫”举措多
来源: 2020-03-28 12:04:57 责编: 陈亮

近年来,泾县广泛开展“我为贫困户销特产”活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消费扶贫”之路。

泾县扶贫局副局长高峰介绍:“我县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将消费扶贫纳入县直各单位“双包”工作内容,通过‘我为贫困户办实事’、‘百企帮百村’、‘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活动,让贫困户农特产品走进机关食堂、景区景点、宾馆饭店、超市和市民家庭,帮助贫困户增收。”

帮扶责任人助销。该县11个乡镇发挥帮扶责任人作用,把贫困户的干笋、土鸡蛋、蜂蜜、葛粉、麻鸭等农副土特产品进行登记,每位帮扶责任人通过‘朋友圈’主动与食堂采购人、餐饮店主、爱心企业、亲朋好友对接,千方百计打通贫困户农特产业销售渠道。琴溪镇组织委员王慧介绍:“截止目前,我镇已联络了30多家农家乐、餐馆酒店、企事业单位等稳定销售客户,让200多户贫困户农特产品销售了出去,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龙头企业订销。该县是旅游大县,有aaa级以上景区13个。该县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后备箱”工程,制作了印有旅游和扶贫标志的“乡村旅游扶贫土特产品”购物拎袋,在水墨汀溪、“皖南川藏线”等景区的农家乐、宾馆饭店和游客集散中心,设置贫困户土特产品销售专柜,集中推介、展示、销售特色贫困户的蜂蜜、茶叶等土特产品。同时,该县动员27家旅游企业参与,直接带动各乡镇贫困户的农副产品销售。其中,安徽翰林茶业有限公司、安徽桃花潭酒业有限公司、苏岭山药合作社3家旅游企业分别与大南坑村、龙潭村、苏岭村签订了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合作协议,消费扶贫成效显著。

电子商务营销。该县出台《泾县推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若干政策》20条,设立县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对建档立户贫困户开设网店、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万元的,每户给予0.5万元奖补;对电商企业帮助或收购建档立户贫困户产品进行网络销售的,每户产品年网销额达到0.3万元的,按每户分别给予电商企业0.05万元一次性奖励。发挥“邮乐购”电子商务服务站、“益农信息站”“扶贫驿站”和泾川镇红星社区、丁家桥镇李园村和小岭村等3个“淘宝村”的作用,鼓励电商企业销售贫困户产品。云岭星火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静华介绍,“我公司采取‘互联网 益农社’的方式,建立了益农信息社云岭运营服务中心,帮助当地老百姓销售干豆角、葛粉、干笋、莲子、山药、糕点等土特产品,带领农村、农民致富,助力电商扶贫,促进了乡村振兴。”

社会力量带销。该县创新设置了社会扶贫专项行动组,围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基地”等三大方面内容,制定了专项行动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切实抓好“百企帮百村”各项扶贫工作。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该县茂林镇奎峰村14亩扶贫基地生产的1000多斤香菇封在仓库里,一时难以销售,让该基地负责人曹勇愁眉不展。得知这一情况,泾县团县委开展了“青春活力助扶贫”行动,通过上门采购、苏果超市销售、在县直机关食堂设立爱心货柜等方式,帮助奎峰村销售香菇600多斤,并销售了10多户贫困户的粉丝、干笋、葛粉等农产品215斤。泾县农商行也开展了“滞销香菇拯救行动”,积极与省联社电子银行部协调联系,在社区e银行平台“爱心助农专区”推出了香菇直销,通过微信朋友圈图文并茂地推介滞销香菇,仅5天时间就帮助‘菇农’销售了300多斤的香菇。泾县和合大酒店的戴冬梅说:“我在泾县县城经营酒店,每天都需要黄豆、辣椒、茄子、鸡、鸭、蛋等农副土特产品。得知琴溪镇里建了‘我为贫困户销特产’工作群,我就主动加入。现在酒店需要什么产品,自己就在群里一呼,贫困户就可以将产品送到村部,然后再由村干部带到酒店,两全其美。”(蔡盛)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闻排行
原创视频
专题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