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打孩子犯法吗?帮骗子隐藏财物有罪吗?”
“出门旅游,法律同行,希望不仅把满意留下,也把普法知识带回家。”
“恭喜,回答正确,这枚名字叫‘法润桐城’的冰箱贴送给您啦!”
日前,桐城市司法局在六尺巷景区开展12.4宪法宣传活动。活动中司法干警以有奖问答的方式,就日常生活、安全出行等进行普法,游客纷纷驻足聆听,不时提出问题,并踊跃参与答题。
“这次主办方的奖品很新颖很有寓意,让我们作为外地游客,不仅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干货,还能将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创产品带回家,等我回去后一定会把感受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有游客这样说。
随着文创产业蓬勃发展,与千行百业相融合的“文创 ”业态正在形成,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的创意产品,满足新的文化需求。桐城市司法局紧跟时代发展和文旅产品热潮,打破墨守成规的普法思路,在普法形式上再出新招,创新推出了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冰箱贴、明信片、打卡章等二十余款系列普法文创周边,让法治文创产品真正成为能够代表桐城普法成果的重要载体。
文化是文创产品的灵魂,素有“文化之都、院士之乡”之称的桐城拥有六尺巷、文庙、东作门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以及铸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剪纸、玉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法治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素材。近日,桐城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组织举办了“宪”在“出圈”转发集赞兑换法治文创产品活动,奖品设置了各类法治文创产品300余套。
桐城市司法局党组成员陈琼介绍道:“过去的法治宣传产品比较单一,总是留给群众派发宣传手册的刻板印象。现在我们司法局深耕本土文化资源,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文化注入普法宣传中,深化‘文化 创意’延伸创意周边,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桐城特色、司法行政特点的法治文创产品。”
在兑换礼品当天,具有桐城地标建筑特色的法治文创产品大礼包最受群众追捧,出现了一“兑”难求的火爆场面,“法治 文旅”的结合模式成为传播和解读桐城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了让普法工作“走新”更“走心”,桐城市司法局还在热门旅游景区设有公共法律服务游客工作站,比如含司法解释版本的《民法典》、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16问、法律援助指南、公证办证指南、社区矫正“漫话”等宣传折页都对桐城市民和外地游客进行免费赠阅。
除了打造出受年轻人追捧的打卡法治文创,桐城市司法局更是坚持“法治融入生活”的普法工作方针,着眼群众日常衣食住行,注重开发群众实用的法治文创日用品,推出群众喜欢的法治文创产品。先后开发了帆布手提包、抽纸、一次性纸杯、零钱包、钥匙扣、围裙等多款普法文创日用品,在各个重要宣传节点向群众免费发放,“悄悄地”将法治元素送到群众身边。现如今这些法治文创日用品不是在群众手上提着,就是在群众桌上摆着,真正实现了法治送到群众“手中”,留在群众“家中”,群众有法律疑惑,还可以快速找到法律咨询电话、法律服务二维码,打通了法治为民的“最后一公里”。(蔡雪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