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岗集镇四十埠村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巧妙用好“组织、产业、文化”三把钥匙,成功解锁乡村振兴的密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用好“组织”钥匙,凝“心”聚“力”,筑牢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此,党支部从自身建设抓起,针对直管的103名党员,通过定期开展“三会一课”、远程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宣传、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引导党员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赢得村民们的广泛赞誉;以党员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村民们的奋斗精神。在此基础上,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通过自治组织的运作,让村民参与到村庄发展的决策中来。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四十埠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村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用好“产业”钥匙,培“根”植“基”,打造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四十埠村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村委会经过实地考察、深入调研,决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葡萄、水蜜桃、火龙果等优质水果种植项目,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四十埠村还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升级改造房屋、搭建民宿,开发农家乐类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供农事体验、生态采摘等服务,吸引游客体验乡村的自然之美。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用好“文化”钥匙,补“钙”强“筋”,厚植乡村振兴的精神土壤。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不仅要“口袋富”,更要“脑袋富”。四十埠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文化的滋养和传承。一方面,利用好农家书屋这一乡村振兴“加油站”,结合村居实际情况及村民文化水平选取书刊,不断更新并丰富图书种类,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为村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农民书画展、读书分享会、非遗手工制作等,让村民们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的滋养下,四十埠村构建了稳定的村居内核,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风貌,村民们热爱文化、崇尚文明,注重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共同维护着乡村的和谐稳定。
下一步,岗集镇四十埠村将持续发挥“三把钥匙”的作用,解锁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继续保持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用勤劳的双手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打造出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陈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