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议”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针对村里的一项具体事务,通过村民集体讨论、共同商讨的方式来解决。近年来,祁门县凫峰镇积极申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范运用财政奖补资金,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极大促进了农村公共事务有效管理。
议事厅里凝众智,敲定民生“优选项”。每个村通过召开村党支部会议、村两委会议、党员议事会议等会议共10余次,共同商讨、民主决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精准选取群众需求最迫切、反应最强烈,收益最直接的项目作为切入点,以财政奖补作为激励引导,调动多方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实现项目共建,群众共享。截至目前,共谋划24个项目,涵盖道路桥梁、环卫设施、农田水利、村容美化亮化等方面。
道路硬化筑坦途,铺就致富“加速带”。今年,凫峰镇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共实施了3个农村公益事业奖补项目,受益人口5000余人。在资金拼盘里,有村集体产业挤出的“红利”9.2万元,更有政府奖补的31万元作为有力支撑。其中余源村敦实稳固的生产便桥为村民生产架起“希望之虹”,凫坑村平坦开阔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泥泞的小路,不仅为村民出行提供便捷,更让村里的农产品加速走向城镇的千家万户,以坚实基建为乡村振兴产业腾飞铺就“高速跑道”。
组织保障夯基石,撑开落地“安全伞”。为确保“一事一议”项目顺利实施,我镇高度重视组织保障工作。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工作办法,通过召开项目推进会,明确项目负责人,规范申报、审批、实施、验收各环节的具体流程,压实责任,确保项目各环节依法依规进行。同时严格把控项目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一事一用,不仅使财政奖补政策落到实处,更让汇聚民意的项目顺利实施、安全落地。
乡镇“一事一议”,以小切口做足民生大文章,它唤醒村民自治热情,汇聚各方资源,点滴之事汇聚乡村蝶变之力。在政策持续赋能下,在未来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我镇必将持续发力,推进“一事一议”的实践,落实惠民生,一心一意增“凫”祉。(冯素婷 刘冰洁)

